【東莞訊】2025第十六屆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(簡稱「臺博會」)於9月14日盛大落幕,為期四天的展會共吸引54.1萬人次線上線下參與,達成採購意向金額達40.1億元人民幣,刷新歷屆紀錄,成功促進兩岸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。
本屆展會由廣東省政府台辦、東莞市政府及全國臺企聯合會共同主辦,以「強鏈融合,智創未來」為主題,展區規模達3.3萬平方公尺,設有AI、農業科技、青年創新創業等八大主題館,囊括來自臺灣22縣市及大陸25省市、東莞32個鎮街的670家企業、1880個展位參展。
兩岸交流再深化 展會規模歷年之最
今年首度增設「亞洲館」,匯聚印度、馬來西亞、越南等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台商,帶動東南亞參與熱潮,強化臺企對大灣區的佈局意願。參展企業不僅來自傳統電子、機械產業,更包含生技、智慧製造、新創等多元領域,展現臺灣產業創新實力。
多家參展商現場獲得訂單,包括煒光集團、富強鑫機械等單筆成交破千萬人民幣,另有多家企業成交金額逾百萬元。此外,莞臺產業園展區也成功吸引20家企業登記投資意向,預估投資總額達3億元。

打造高效對接平臺 協力邁向共同市場
配合《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》,展期間舉辦「產業合作戰略簽約儀式」,東莞臺協與臺灣發電機工會、印度清奈台商會等四方簽署合作協議,開啟新一輪的兩岸與東協商機。
組委會同步舉辦10餘場對接活動,包括機械裝備推介、智慧製造論壇、外貿座談等,幫助企業深入瞭解最新政策與技術動態,促進精準媒合與落地合作。
展現公益情懷 體現兩岸一家親
展會也關注社會責任,義賣展位展示由自閉症兒童創作的畫作與手工藝品,舉辦「智繪童心.鏈愛未來」義賣活動,所得全數捐助特殊教育項目,受到觀展企業踴躍支持。
受風災影響的臺灣南部農產品也透過展會獲得銷售通路,文旦柚在展會上大受歡迎,體現臺博會「有多少來多少」的暖心倡議。

臺青熱情參與 青春活力注入灣區
臺博會更是兩岸青年的橋梁。來自臺灣的青年創業團隊深入「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館」,並參與「臺青進莞來」城市參訪活動,實地瞭解東莞產業機遇與生活環境,紛紛表達落地創業的興趣。
10多位來自臺灣的自媒體網紅也前來打卡創作,透過社群平臺即時分享展會見聞。臺媒人吳東昇直呼:「展會規模大到讓人驚豔,東莞配套完善,值得更多臺青來發展。」
寶島風味魅力全開 展現臺灣特色軟實力
伴手禮與美食區域全面升級,打造「一縣市一爆品」的寶島風情長廊,22縣市上百家品牌端出特色產品,從鳳梨酥、牛軋糖到風味香腸樣樣有,吸引大批民眾掃貨。
結合醒獅、英歌舞、民謠等演出,配套舉辦「臺企名品秀」,融合國潮與創新,展現臺灣品牌從傳統工藝走向現代設計的進化歷程。

十六載耕耘 碩果累累
自2010年創辦以來,東莞臺博會已邁入第十六年,累計達成合作意向金額達448.7億元人民幣。如今不僅是兩岸最大經貿盛會之一,更是臺灣產品進軍大陸與東南亞市場的重要平臺。
隨著臺博會影響力持續擴大,兩岸攜手邁向融合發展的腳步也更加穩健,為未來創造更多合作新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