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何溢誠
金門浯島城隍廟是金門人的信仰中心,爵號「顯佑伯」的城隍爺保佑島上居民可追朔到大明時期,在當地有著舉足輕重的宗教地位,每年農暦4月12日迎城隍活動總能凝聚金門住民在地向心力,帶來不斐的社會人文正向能量。
今年適逢邑主城隍遷治343周年,管理委員會擴大邀請了海峽兩岸43間城隍廟,合計超過千人的陣頭團體共襄盛舉,期待為疫後低靡的愁雲慘霧注入踏實的信仰期待,無奈出入都需要經費的活動承辦,不幸傳來預算遭刪減三分之一的噩耗,主委在揭幕致詞時,甚至完全不給縣府顏面的抨擊:「明年若還是如此,將不再辦理。」字字血淚,滿溢委屈,言詞表達懇切激昂,讓與會的民代、政要羞愧的臉都抬不起來。
宗教盛事一直都是台灣政壇、各大政黨爭先恐後參與的活動,過去經驗顯示,根本不怕經費不足,多的是主管機關大方撥用,地方贊助慷慨解囊,金門在國民黨執政時期,數十年如一日,常態鼎力支持宗教活動隆重辦理,如今藍天變白雲後,竟是在預算經費上吝嗇的精打細算。
要知道,現況民生經濟的牛步恢復,已讓民意怨聲載道,若是透過信仰的寄託都不被支持,變相的剝奪,那簡直是讓民眾沒了現實生活享受,亦沒了精神慰藉,民眾黨從政、理政的中心思想難道是讓民眾成為有體無魂的稻草人?枉費黨主席柯文哲每年必到,如此勤跑台灣本島馬祖繞境行腳活動,兩相對照,金門人是否亦應該思考一下是非對錯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