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陳建維
說好「人民作主」,卻讓一群住在台灣本島、只有戶籍搬到外島的「幽靈人口」操控選情,真是諷刺!今年4月,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敢作敢為,判決某議員因涉一票幽靈投票而當選無效,成為我國首例。試想,選舉名冊上這些未曾居住的「臨時演員」常常左右鄉親宿命,讓小選區政治生態變成「一人票倉」,在地居民反而變成配角,是否極其諷刺?
每到選舉,因為外島交通極其不便,高額補貼交通、食宿的傳聞從未終止,甚至曾經爆出「每票一萬元」的鉅額誘惑,簡直把返鄉投票當成觀光行程,部分不肖人士先把戶籍「暫住升等」,再靠買機票、船票的「旅遊補助」動員返鄉部隊,保證鐵票入袋。澎湖地檢署就曾查出,望安、七美、白沙等小離島候選人不惜「出資」幫忙買船票,打電話挖角旅外鄉親,直接開啟幽靈動員。如此操作,根本是把選舉變成「錢來作主」,只要銀彈夠多,誰都可以合法買票。
更黑色幽默的是,這群幽靈人口不但來投票,還享受島上老人年金、家戶配酒等福利。金門就被譽為「福利島」,社福開得豪氣,但當幽靈大軍加入領取行列,有限的資源瞬間被掏空,真實居民反而排隊等不到。早在2006年,金門日報社論就警告:「幽靈人口是小離島的通病,有限社福資源遭到無情蠶食,金門將淪為老人島或幽靈島」,如今看來的確是一大諷刺。
當「戶籍旅遊」成為選舉新儀式,真實島民卻只能眼睜睜看權力和福利被幽靈宰制;當買票補貼淪為必要開銷,選舉公平被廉價化;當社福資源被無形稀釋,離島活力就只剩殘骸。我們或許可以詼諧地譏笑這齣選舉荒唐劇,但現實卻相當殘酷,幽靈人口問題已侵蝕民主根基、扭曲選舉意義、蠶食社福資源,嚴重影響離島未來發展。中央與地方政府應該立即重視相關問題、取消對無實際居住者的投票資格、檢討「小三通」與戶籍限制、加強查察買票動機與資金流向,並落實人口與福利分配的精準化管理。別再讓「幽靈」成為選舉主角,讓在地人真正「當家作主」,才能還離島居民一片乾淨的選舉淨土及公平的社福寶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