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符坤龍
總統賴清德520上任後第一次到金門主持「823砲戰勝利66週年追思祭悼典禮」,這也是賴上任後首次到金門,備受各界矚目。回想66年前的823戰役,大陸稱為金門戰役,這是兩岸民眾的共同記憶。事隔多年後,兩岸不再走偏鋒,漸有重修舊好之勢,然而,自蔡英文執政到賴清德上大位初試啼聲,還是將台海安全造成威脅的責任推給對岸。
賴清德曾經在金門服役當醫官,經歷過單打雙不打的年代,這次他舊地重遊且在「追思祭悼典禮」上強調,兩岸必須共同肩負台海和平穩定責任,並且要將823精神傳承下去,捍衛國家主權以確保和平與繁榮。很顯然,賴總統對金門的防務可謂非常重視,他也知曉中華民國現行管轄領地的金門是第一線。但是,在金門民眾的心中,自己永遠是個「離島」,擔心受怕哪一天再度成為「夾心餅乾」受到傷害。
說回台海安全的責任,賴清德在金門的發言多次提到對岸的武力威脅、要增加國防預算等,請問這樣的訴求對於兩岸關係有釋放出善意嗎?這樣的言論會帶來什麼正面效應?這個答案因人而異現暫且不論,不過有一點可以非常肯定,據了解,當時在北京進行拜訪交流,包含陳玉珍的金門民意代表團,不少團員都停下行程,上網看直播關注關注賴的發言。我相信,台灣島內的民眾如果此時人在大陸,關注度都不會那麼高。這次金門人的擔憂,可沒辦法一股腦將責任推給對岸了吧!反觀金門民眾有這樣多的擔憂,執政黨該不該負責呢?
賴想利用這次金門的紀念活動收割「823精神」,但重點是他「收」得了金門民眾的憂慮嗎?先下結論,如果賴政府在想法、說法與做法上,都刻意忽略兩岸古代至近代的歷史淵源;忽略了以往這麼多官方與民間人士,在兩岸關係上的穿梭、努力與付出,對於金門人來說,823以來的戰爭的恐懼感會一直揮之不去。
這裡舉個很鮮活的例子,今年台南市政府推出「台南400年」相關系列紀念活動,其中在2月份有一場「1624戶外大型歌仔音樂劇」,這齣戲由文化部指導,集結了戲曲界國家級團隊,劇本內容結構是從海洋史觀出發,由西拉雅人、漢人、荷蘭人、日本人共同的歷史視角出發,主辦單位宣稱這是要再現17世紀風雲際會的臺海史詩。
這齣戲的內容,乍看之下沒有麼大問題,就算有立場偏頗的疑慮,站在歷史研究的角度上好像也無可厚非。不過仔細想想,如果只將台灣島(甚至只有臺南)與世界連接起來,那麼澎湖群島呢?太多的歷史學者已釐清的歷史「事實」與論述,多次證實不可能只套用在台灣島上。尤其是金門、馬祖以及烏坵等海上離島,豈不是被排斥在外?